越来越多的经济专家和机构对2025年美国经济衰退发出更强烈的警告,其中一些人进一步加剧了对美元危机和系统性不稳定的担忧。
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对2025年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表示越来越高的警觉,部分专家甚至加剧了对美元危机与系统性不稳定的严峻预测。
关于2025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经济学家、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展开了激烈讨论,意见分歧在于即将到来的经济放缓警告与对持续增长的乐观预测。在这场辩论中,贸易政策、市场指标以及美元的稳定性成为关键话题。
经济衰退一般被定义为连续两个季度的GDP负增长,但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还考虑就业和工业生产等更广泛因素。截止2025年3月,经济布局依旧不确定。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消费者信心的波动以及市场的不稳定加剧了对衰退的担忧。
经济学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成为对2025年经济衰退最直言不讳的支持者。他警告称,美国即将面临的美元危机可能导致经济崩溃,从而引发消费价格飙升和长期利率上升。希夫认为美元被高估,并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他坚决认为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相对而言,其他专家持更为谨慎的观点。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Bruce Kasman)将2025年衰退可能性估计为40%,主要考虑到贸易政策造成的风险以及美国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面临的威胁。经济学家爱德华·亚尔德尼(Edward Yardeni)领导的研究团队则在同一时期将衰退可能性调至35%,尽管他们没有断言衰退必然发生,仍然强调经济预测的不确定性。
与此对比,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2025年3月的预测则展现了乐观的一面,预期全年GDP增长1.9%。美联储的基线预测排除了衰退的可能性,指出就业和工业生产的稳定性。然而,其GDP Now模型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可能收缩1.5%,引发关于经济形势的警觉。官员们警示,单一季度的负增长并不足以判定经济衰退,但也突显了现有预测的脆弱性。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经济学院的预测将衰退风险与政策结果直接关联。经济学家克莱门特·博尔(Clement Bohr)警告称,全面实施特朗普提出的关税和裁员政策可能导致特定行业的收缩。同时,分析公司Expana预计全球经济衰退将从2025年春季开始,主要经济体的同步放缓将推动这一进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下调了美国的增长预测,尽管他们认为衰退的几率相对较低。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指出,获得联邦住房管理局支持的房主违约率上升,显示出潜在危险信号。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5年初显著下降,反映出公众对收入、商业环境和就业的短期信心减弱。汇丰银行、花旗和巴克莱等金融机构因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企业盈利的影响,纷纷下调了美国股市的预期。
特朗普的政策在围绕衰退的辩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实施的进口关税和削减联邦职位的政策,引发众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认为这些措施可能抑制贸易、推高消费者价格并削弱企业投资。CNBC CFO理事会的报告指出,60%的首席财务官认为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是衰退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为可能出现的供应链中断做好准备。
德意志银行的调查显示,2025年内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为43%;而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Kenneth Rogoff)则认为这一概率在30%至35%之间,主要归因于支出削减和关税影响。双线资本的杰弗里·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观点更加悲观,将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置于50%至60%。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之间逐渐形成的共识,提升了对2025年衰退风险的警觉,反映出对全球经济动荡的深切担忧,尤其是美元波动和供应链中断日益影响着经济前景。
尽管美国中央银行保持了相对乐观的态度,但诸如希夫、亚尔德尼及Expana等人的警示声音,以及主要金融机构的关注,彰显出政策失误和消费者信任减弱可能带来的不稳局面。他们的共同警惕展现出经济在适应性和结构性压力之间艰难平衡的现实。随着冈拉克、罗戈夫和穆迪加强了对衰退的警告,2025年的经济前景愈发依赖于灵活的政策反应,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
关税、财政收紧和全球经济放缓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风险体系。而随着机构下调增长预期以及家庭未雨绸缪,讨论的焦点已不再是危机是否会到来,而是地缘政治动荡和立法决策可能引发的收缩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