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Brook 编译:Elaine & Sissi&Leia,TEAO加密世界的乱象与创新乏力,让人们不禁质疑:我们是否正在实质性迈向理想的未来?《协议革命与DigiLaw工程》前言以系统化视角探讨加密世界的本质、发展中的卡点以及未
撰文:Brook 编译:Elaine & Sissi&Leia,TEAO
加密世界的乱象与创新乏力,让人们不禁质疑:我们是否正在实质性迈向理想的未来?《协议革命与DigiLaw工程》前言以系统化视角探讨加密世界的本质、发展中的卡点以及未来建设的无限可能,为理解这个新星球的真实面目提供了重要思考。
如何实现加密世界的初心,维护好安全且道德的发展环境?尽管加密世界正在逐步向前迈进,但由于其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很多秩序还在逐步建立中,新进者贸然闯入,往往很容易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当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支持加密世界实现去中心化的初心时,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协同传统监管机构和社区大众设立一套机制,可以自发性监测并压缩作恶空间,构筑起加密世界的「免疫系统」,全方位净化加密世界发展环境?同时,是否也可以让身陷其中的普通人获得全局视角,更好地看清加密世界发展的全貌?
这类「活系统」的设计与演进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级的挑战。仅Tokens经济的设计就涉及逆向博弈、激励相容等诺奖级难题,更何况这类问题的解决应该上升到Tokens设计、DigiLaw设计,乃至整个DigiLaw生态系统的设计上来(关系如上图)。从某些维度上讲,其难度不亚于先进的芯片设计、火箭和飞机设计、汽车设计、摩天大楼的设计等,所以不能只依赖诞生于这类「死」系统的「Model-BasedSystemEngineering(MBSE)」方法,需要进一步升级至适用于存在涌现现象的活系统的 「Agent-BasedSystemEngineering(ABSE)」方法,来对DigiLaw生态系统全生命周期各个层次的行为进行理解、设计与建模仿真。
此外,「活系统」不仅仅是设计上的难题,其演进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实现人工治理最小化?是否能构建出一套完善的自我调节体系,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的参数和机制调整?甚至未来是否能借助强大的AI来实现「活」系统的自适应?
现如今加密世界对DigiLaw工程师的重视远远不够。尽管TokenEngineeringCommons等组织一直在持续推动Tokens工程领域的发展,且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但相对来讲,「TokenEngineering」这一理念和方法仍未大规模普及和应用。许多项目方、投资人等仍停留在「Tokenomics」层面,甚至对「TokenEngineering」知之甚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WearestillVERYearly」inDigiLaw生态系统机制设计与演进的研究上,不光表现在理论和实践的缺失,更表现在专业人才的缺失。
加密世界想要进一步突破安全和效能上的卡点,还需进一步挖掘DigiLaw工程师的潜力和价值。
技术是未知领域的开拓者,机制是广袤疆土的守护者。没有二者的协同驱动,我们很难打造出平衡、健壮且反脆弱的DigiLaw生态系统。终极的理想状态是,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技术」和「机制」的发展足以支撑起DigiLaw生态系统的内生性的自我安全防御与自动效能优化。
然而,技术的迭代发展和DigiLaw工程师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双轮还不能完全支撑起加密世界的初心时,我们还需要「外源性人工防御」的协同发力,共同守卫加密世界的道德与安全。
所以,想要实现加密世界的初心,建立起安全且道德的数字自然环境,在现阶段看来,至少需要技术和机制的双轮协同驱动,外加可组合的防御新体系,这三者不一定是详尽的,但却是加密世界发展突破瓶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