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融合之际,清晰的监管框架与便捷的用户平台是实现大规模普及的关键。
机构投资者正在关注去中心化金融(DeFi),但为了建立信任并吸引大规模参与者,需要提升安全性和合规性。
观点来自:Sergej Kunz,1inch联合创始人
机构投资者对于DeFi的增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构建一个安全且合规的DeFi平台是赢得信任和吸引更多机构参与的唯一出路。
清澈的水域吸引大船
在过去四年中,机构对DeFi的接受度从10%的对冲基金增长至47%,预计到2025年将升至65%。高盛正在探索DeFi领域,进行债券发行和收益农耕。
早期的 adopters 已经在链上金融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自2021年以来,Visa处理了超过1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并正在测试跨境支付。在未来两年中,机构的采用预计将加速。建立合规的监管框架,同时保持DeFi的核心优势,对于机构自信地参与DeFi至关重要。
DeFi的机构三难问题
DeFi安全漏洞频发已是不争的事实。最近,Bybit平台遭遇黑客攻击,损失高达14亿美元,攻击在一个易受攻击的转账过程中发生。这些事件引发了对多签名钱包和盲签名的严重担忧——盲签名意味着用户在不完全了解交易详情的情况下批准交易,增加了重大风险。这些事件敦促行业加强安全措施并改善用户体验。
由于智能合约中的漏洞或验证者的错误导致的安全风险,机构投资者在将大量资金存入质押池时感到犹豫。此外,缺乏明确的监管框架也让机构面临合规风险,进一步加大了他们进入这一领域的顾虑。
DeFi中的用户界面通常更适合技术专家,而机构投资者更需要的是简单友好的体验,使得DeFi质押可在没有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只要建立得当,他们就会来
机构对于将传统资产带入链上的兴趣庞大,预计到2030年,代币化资产市场将达到16万亿美元。为了能够自信地参与DeFi,机构需要可验证的对手方,以确保符合监管要求。传统机构的进入也引发了一些隐私倡导者的担忧,认为这可能违背去中心化的本质,而去中心化正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石。
机构必须能够信任DeFi平台,同时保持合规标准并提供安全无缝的用户体验。平衡的方法至关重要。DeFi的无许可特性可以通过身份资料实现,同时保持合规性,支持安全交易。此外,交易筛选工具能够实时监控和评估风险。
区块链分析工具能够帮助机构遵守反洗钱(AML)法规,避免与黑名单钱包的互动。整合这些工具便于检测和防止非法活动,从而使DeFi更加安全,吸引机构参与。
基于意图的架构可提高安全性
基于意图的架构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其设计旨在降低风险,打造更加可靠的用户体验。这一架构能够防止 MEV(最大化可提取价值)漏洞,这是自动化交易机器人扫描并利用高额交易的普遍问题。基于意图的架构也能够实施合规框架,例如,将订单限制为仅对“干净”钱包进行交易,并确保解决器只结算可接受的订单。
在传统的DeFi交易中,用户通常依赖中介,比如流动性提供商来执行交易或管理资金,这导致了对手方风险、未经授权的执行和结算失败。而基于意图的架构支持无信任结算,确保用户只有在满足所有条件时才会提交交易,减少风险,消除盲目信任。
DeFi平台必须简化机构投资者的交互和用户体验。这种系统架起了传统金融与新型DeFi之间的桥梁。通过执行链外操作并确保安全性,基于意图的架构使DeFi更加安全和高效。然而,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在保持链上透明性的同时整合链外订单匹配。
DeFi的迟到者将难以跟上
对于DeFi的早期采用者,他们在流动性可及性和收益优势上占据了竞争优势,而迟到者将面临更多的监管审查和入场壁垒。到2026年,未能采纳DeFi的机构可能将难以跟上。以JPMorgan和Citi的早期代币化项目为例,传统金融的先锋已经为链上金融准备充分。
前行的道路
监管机构、监管方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提供明确、标准化的指导,以促进更广泛的机构参与。更广泛机构参与所依赖的统一协议正在制定中。DeFi平台必须做好准备,提供合规和安全的所有必要支柱,以支持那些希望实现主流采纳的机构。实现这一目标需监管者、开发者与机构的共同努力。
观点来自:Sergej Kunz,1inch联合创始人
相关推荐:投机是DeFi的双刃剑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参考,不应被视为法律或投资建议。本文所表达的观点、想法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