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币闪崩导致市场动荡,MANTRA项目方否认内部抛售,认为是中心化交易所强制平仓所致。代币锁仓机制未受影响,但项目正面临法律诉讼,其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引人关注。
MANTRA加密项目在本周初便遭遇舆论危机,其代币OM于4月13日(星期日)闪崩90%,投资者指控内部人员抛售持仓,导致市值缩水约50亿美元。
MANTRA因其对现实世界资产(RWAs)的代币化以及与谷歌云(Google Cloud)和迪拜DAMAC Group的合作而闻名。然而,该代币OM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从6美元以上暴跌至0.37美元。今年早些时候,OM的价格曾达到9美元的高峰。
截至星期一早上9时50分,该代币的价格稳定在约0.87美元。
有传言称,这次暴跌是因为项目团队或关联的做市商抛售了90%的流通代币,并删除了MANTRA的Telegram群组,从而与投资者切断了联系。不过,MANTRA否认了这些指控。
MANTRA在其最新的一篇博文中表示:“经过确认,OM的剧烈波动是由中心化交易所(CEX)对OM持有者账户进行的鲁莽强制清算引发的。这次暴跌的时间和深度都表明,账户仓位几乎在没有任何预警或通知的情况下被迅速平仓。这一事件发生在亚洲时区凌晨的低流动性时段,至少显示出中心化交易所在操作过程中的疏忽,甚至可能涉及故意的市场操纵。”
此外,MANTRA强调,此事件并非由于项目团队、MANTRA Chain协会、核心顾问或投资者的代币抛售所导致。代币仍处于锁仓状态,并遵循已公布的线性解锁周期。OM的代币经济模型也未发生任何变化。
MANTRA最新的回应。来源:MANTRA
此次暴跌被认为是加密货币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之一,关于该事件的讨论逐渐升温,很多人将其与2022年Luna崩盘事件相提并论,认为这是类似的欺诈行为。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一事件突显出某些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尤其是与传统资产相连的项目所面临的高波动性风险。
这一事件的发生恰逢MANTRA面临法律挑战之际。香港法院命令六名成员在一起关于MANTRA挪用资金的正在进行的诉讼中披露财务记录,这进一步引发了对内部治理和问责制的担忧。
而在两个月前,MANTRA似乎正处于风头正盛的阶段。该项目刚获得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颁发的虚拟资产许可证,并宣布与房地产巨头DAMAC达成价值10亿美元的资产代币化合作。
在此背景下,MANTRA能否及时、透明地回应此事件,可能不仅会影响项目的未来发展,也会影响外界对整个资产代币化生态系统的信任度。
币安(Binance)创始人赵长鹏(CZ)在OM闪崩事件后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看法:“不要追逐叙事,坚持基本原则,选择有用户、有收入和有利润的项目。”
在回应社区对该代币崩溃的质疑,以及币安是否做好尽职调查的问题时,CZ表示:“我不再管理币安,但我实际上认为情况正好相反,即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不应该有上市过程。它们应该提供全球所有代币的交易访问,交易者自行决定想要交易的内容。”
相关推荐:MANTRA推出1.08亿美元基金支持RWA代币化和De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