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韩国专家声称,公众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是导致挪用公款案件数量上升的因素之一。

一位韩国专家声称,公众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是导致挪用公款案件增加的因素之一。
根据《赫拉尔德·京畿》,最近发布的检察院数据表明,2023年与“挪用公款和信任侵害”相关的犯罪案件在全国同比增长了29%。
## 韩国挪用公款案件:‘员工贪图投资加密货币和股票’
2023年,检察院共处理了3966起案件,2024年的数据尚未公开。
该媒体指出,这个数字不包括与“遗失财产”相关的“简单挪用公款案件”。
它也不包括庭外和解的案件。因此,报道称:“实际上在公司发生的挪用公款和信任侵害案件数量可能更高。”
同一媒体与东国大学的兼职教授、犯罪学博士朴琪泰进行了交谈。
朴教授曾是国家警察厅审计署的主任,现在是一家挪用公款检测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表示,许多国内公司的“挪用公款预防系统”较弱。他说:
“在新冠疫情后,经济不确定性持续。越来越多的员工被诱惑进行股票、赌博和加密货币的投机投资。”
这位专家还声称,随着“非面对面数字金融交易数量的增加”,“挪用公款的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 案件数量快速上升
该媒体补充称,数据显示,检察官现在每天处理“约11起挪用公款和信任侵害案件”,相当于“每两小时一宗案件”。该媒体表示,韩国正在经历“挪用公款的黄金时代”。
数据显示,去年216名公民因挪用公款和信任侵害案件被逮捕。
数据显示,涉及金额超过5亿韩元(344,260美元)的挪用公款和信任侵害案件同比增长了“约40%,达到612起”。
## 2024年或更大增长?
2024年的新闻报道表明,明年的数据可能会指向进一步的增长,以及与加密货币的更紧密联系。
在12月,一名因从雇主那里盗取资金购买加密货币的银行员工被判处15年监禁。
此前,该国震惊于一名公务员盗取280万美元的公共健康保险基金。
该公务员随后将资金转为加密货币并逃往国外,他后来在菲律宾因挪用公款被逮捕,期间在一家高档度假村生活。
本月初,检察官对一名在职律师提出了挪用公款和诈骗指控。官员们怀疑该律师和另外五人经营一个价值790万美元的“诈骗币”销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