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监管严格,但中国庞大、年轻且精通技术的群体仍然驱动着全球对区块链应用的需求。
尽管受到严格的监管限制,中国庞大且技术精湛的民众依然推动全球对区块链应用的需求,Foresight Ventures和Primitive Ventures发布的《亚洲GTM报告》显示。
报告指出:“西方的讨论往往认为‘中国完全禁止了加密货币’,这导致许多人相信其加密市场已经消失。”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
在这个国家,加密货币不仅仅是存活,还在蓬勃发展,用户推动着全球加密舞台。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其人口为14亿,GDP达到17.65万亿美元。
但报告强调,中国也是加密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在2024年,约5900万中国人拥有加密货币,全球排名仅次于印度。
尽管这一市场部分面临挑战,但其重要角色及持续对全球加密市场的影响不容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过去几年面临重大限制,该行业仍保持持续增长。
中国对加密货币及其挖矿进行了严厉打击,因此,矿工从中国迁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尤其明显。
不过,中国政府仍然是区块链技术的强大支持者。
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对其有利。
广泛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用,以及一般技术精明的民众,显著促进了数字采用和数字金融的增长。
此外,虽然该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仍超过美国和欧洲,报告强调。
特别是,香港已经成为“中国加密市场的门户”。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场外交易市场蓬勃发展,稳定币的使用增加,现已成为“促进资本流动的灵活工具”。
报告发现,中国的加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的零售投资者。
然而,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基金也参与了中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主要群体的一个特征是他们适应能力强——这是在波动市场中的关键特质——另一个是对错过机会的恐惧(FOMO)。
总体而言,他们更愿意冒风险。
此外,这些年轻投资者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并对推动行业的技术有很强的理解。
他们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知识水平不仅高,而且愿意探索新颖和不断发展的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BTC Ordinals、Layer 2解决方案和AI基础设施,以及一些(相对)更为成熟的领域,如DeFi和GameFi。
因此,他们对DeFi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需求强烈,同时也偏爱像meme币这样的高风险资产。
根据报告,
“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和投资选择有限,许多投资者将加密货币视为致富的捷径。中国的零售投资者是高风险的投机者。”
中国投资者利用资金进行投机、对冲通货膨胀、进行跨境支付,参与加密创新和实验。
报告补充道,资金在中心化交易所和链上活动之间“相对均匀分布”。
许多用户会选择通过场外交易(OTC)平台将人民币转换为稳定币。
与此同时,中国加密用户在信息获取上高度依赖意见领袖(KOL)和网红,导致了“强烈的羊群效应和显著的信息不对称。”
加密投资者的主要交流渠道包括私密小组和秘密社区。
然而,尽管普遍认为中国人口无法使用外部信息源,他们实际上常常使用这些信息源。
加密用户利用并参与国际社交平台和媒体,以获取更多信息和“全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