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来自全球各地的25,000名区块链爱好者齐聚“高原之城”丹佛,共同参与ETH Denver盛会。尽管活动盛况空前,但以太坊基金会领导层真空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成为社区关注的焦点。
来自全球各地的两万五千名热情参与者上周汇聚于“高原之城”,但以太坊基金会的领导层危机依旧未解。
上周三,我踏上了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的航班,原本预计以太坊社区的士气低迷会影响到本次 ETH Denver 会议的参与人数。然而,尽管外界普遍看衰,公共关系公司 Yap Global 报告称,现场仍吸引了创纪录的 25,000 名与会者,另外还有 5,000 到 10,000 名粉丝参加了相关的外围活动。
这场会议最初由 John Paller 在 2017 年作为以太坊黑客马拉松活动发起,今年它已演变为观察以太坊基金会会长绫贺未来与支持者、反对者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
尽管与竞争对手 Solana 在 2024 年的辉煌表现相比,以太坊显得有些疲软,参与者对其前景并不十分热衷。然而,我与一些普通的 ETH Denver 与会者交流后发现,他们对绫贺未来提出的“无限花园”理念并不关心。与此同时,她的批评者指责她未能推动平台技术进步,并认为以太币(ETH)表现低迷。
“我对以太坊的现状不太了解,”我问起以太坊基金会时,Natalie 如是回应道。经过解释后,她建议更加关注去中心化的领导结构,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个人身上。
“我们应当追求去中心化的领导方式,”Natalie 表示,“我认为权力不应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偶尔,我会遇到一些参与者,他们不仅精准地描述了以太坊当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希望将网络重新引导到正轨。
“也许如果开发人员拿的是 ETH 而不是法定货币,他们会更加关注 ETH 的价格。”Ethan Baker 提到以太坊基金会支付员工薪水时使用法定货币而非 ETH 的做法。“我认为激励机制需要作出改变。”他补充道。
我很快意识到,绝大多数与会者对于几个月前的以太坊基金会政治风暴一无所知,因此,当 Tomasz Stańczak 和 Hsiao-Wei Wang 被任命为基金会的新共同执行董事,而 Danny Ryan 加入 Etherealize 成为联合创始人的消息,几乎未曾引起过关注。
就我在 ETH Denver 的观察而言,那些重金投入的以太坊社区成员,关心平台技术发展方向和 ETH 价格波动的少数人,依然存在,但大多数普通参与者,尤其是偶然到场的观众,甚至都不清楚绫贺未来是谁。
建设者们依旧在前行
在 ETH Denver 第一天,我走进了国家西部展馆,正如我所预料的一样,这是一场充满创意与色彩的以太坊盛会。现场不仅有乐队演奏,还有大量“bufficorn”气球点缀在展馆四周。
尽管展会风格充满了嬉皮元素,我在各个展位之间穿梭时,感受到建设者们依旧如常投入,创新不断涌现,诸多新颖的想法不断涌现。
例如,我与一位名为“RandAO”的协议开发者进行了有趣的对话。该协议声称能够提供去中心化的随机数生成(RNG)服务,只要至少有一个参与者保持诚实,便能确保随机性的完整性。
几年前,我曾报道过一个名为 Libbitcoin 的比特币客户端漏洞事件,由此我深刻意识到高质量 RNG 的重要性。当时,由于使用了不安全的 RNG 算法,攻击者能够暴力破解系统,生成多个私钥,从而清空与这些私钥相关的钱包。
此外,我还接触到了一家名为 MatterFi 的公司。该公司不仅构建钱包,还提供一项名为“Send to Name”的独特功能,通过密码学技术为收款人分配一个唯一的人类可读姓名,使得用户能够在多个区块链之间可靠地进行转账。
活动中也充满了各种奇特现象:一位身着 4 英寸厚底鞋的女子,她身高六尺一寸,虽然对以太坊了解甚少,但因身高而受到了特别关注;一辆以狗狗币为主题的赛博卡车与 McLaren,传言是 Paller 的座驾;至少三个机器人,其中一个来自 Coinbase 的狗形机器人,成为了小朋友们的热门玩具;还有彩色的 Eva Blaisdell(“Lady Rocket”),她打算在月球上放置第一个比特币钱包。
回顾 ETH Denver 后,我对于以太坊基金会的领导困境有了更深的思考。尽管这种权力斗争源自于一些合理的关切,但我认为它更多的是一种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创新依然在持续,建设者们在推进项目,而那些对加密货币感兴趣的人依旧认为以太坊平台具有吸引力。
每当绫贺未来提到她的“无限花园”比喻时,我总是心存疑虑,认为这不过是对现状的一种掩饰。但她用另一种方式来形容以太坊的现状,却让我印象深刻。
她说道:“文化远超市场周期,伴随我们走过寒冬,并将推动我们迎来春天。”
我认为她说得对,以太坊将继续存在,尽管它或许不会以“无限花园”的形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