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宣布将在2030年后停止使用ECDSA协议,这意味着政府将不再采用比特币的数字签名加密技术。
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宣布将在 2030 年后逐步弃用 ECDSA。
比特币所依赖的数字签名技术——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将在2030年后被政府逐步淘汰,这引发了部分比特币用户的担忧。有人呼吁社区应提前采取措施,以确保加密货币的抗量子攻击能力,但也有人对此表示不以为然。
这一讨论并非新兴议题,而是在量子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些新型计算机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以远超传统计算机的速度进行数据处理。
这样的处理能力可能会使一些关键的加密算法(例如 ECDSA 和 RSA(Rivest-Shamir-Adleman))变得脆弱,这些算法是现代通信、金融以及比特币等隐私保护系统的基石。
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最近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未来六十个月内,政府将暂停使用被认为易受量子攻击的加密算法,包括 ECDSA。这一消息重新引发了关于如何增强比特币抵御量子攻击能力的讨论。
用户“比特币以赛亚”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对这一问题的担忧,表示:“我不喜欢看到政府对这个问题如此重视,而许多比特币用户却显得漠不关心。小心驶得万年船。”
与此相对,Blockstream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亚当·巴克采取了较为冷静的态度。作为计算机科学博士,他在比特币社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因为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的第三页引用了他的 Hashcash 算法。
巴克回应称:“比特币使用的 ECDSA 和 Schnorr 签名算法都是 128 位的,而不是 112 位,因此如果按照最新标准,讨论的弃用日期是 2035年,而不是2030年。”他认为,这一过于严肃的反应可能是由于政府系统运作缓慢造成的。
巴克进一步指出,Schnorr 签名是比特币 Taproot 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ECDSA 的一种更简洁和高效的替代方案。对于 NIST 对 128 位算法的弃用日期的说法,巴克认为是合理的。
同时,有用户将以赛亚的担忧戏称为“量子 FUD”,FUD在加密圈中指代“恐惧、不确定和怀疑”。该用户表示,量子计算机攻击比特币钱包的能力需要很长时间来实现,而巴克对此回应说:“可能还要几十年。”
然而,另一些用户则持悲观态度。用户“Marketwizard87”表示:“如果政府决定在五年后全面弃用,那么今天的ECDSA算法就已经面临着潜在的风险。”